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以下是考试内容的简要概述:
考试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 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 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 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 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 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
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2. 学生指导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3. 班级管理
了解班级组织、管理、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掌握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处理班级中的各种问题,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
4. 学科知识
掌握所报考学科的专业知识。
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能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 教学评价
掌握教学评价理论和实践。
能够根据教学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高频考点
教育学基本概念,如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等。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课程与教学设计,如课程理念、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等。
中学生德育,如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
答题技巧
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如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
模拟题示例
单项选择题,例如: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生产力 C.文化 D.军事
辨析题,例如: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工作。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只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工作,也是其他教育者的工作。
注意事项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满分150分,90分及以上为合格。
考生需要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
以上信息整理自提供的参考信息,并进行了简化和概括,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