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票据抗辩
票据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对票据权利人的权利主张提出对抗,从而拒绝履行票据债务的情形。票据抗辩权是票据债务人用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因票据权利人的不当请求而履行不存在的债务。
票据抗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救主抗辩 :当票据持有人要求支付,但票据上没有记载收款人时,票据持有人可以要求票据支付方付款,这称为救主抗辩。
2. 直接抗辩 :票据持有人要求支付,但票据支付方要求提供无效票据的证据,此时票据持有人可以提出直接抗辩。
3. 对物抗辩 :基于票据本身的内容有瑕疵而进行的抗辩,例如票据欠缺绝对记载事项、票据债务人无民事行为能力、背书不连续、票据权利时效届满而消灭等。
4. 对人抗辩 :票据债务人对抗特定票据债权人的抗辩,例如票据原因关系不合法、原因关系不存在或消灭、欠缺对价、票据债务已经清偿、抵销或免除而未载于票据上等。
票据抗辩权的行使必须基于法律规定的抗辩事由,并且票据债务人不能滥用抗辩权,否则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票据抗辩权的存在是为了保护票据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票据交易的顺利进行和票据的流通性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票据抗辩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如何区分票据的对人抗辩和对物抗辩?
票据抗辩权的行使有哪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