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知识 > “清风明月四窗虚”的出处是哪里

“清风明月四窗虚”的出处是哪里

“清风明月四窗虚”的出处是哪里

清风明月四窗虚”出自宋代陈文蔚的《寄题张正国斗斋》。

“清风明月四窗虚”全诗

《寄题张正国斗斋》

宋代 陈文蔚

蒲团竹几炷熏炉,胜读平生未见书。

酌古量今会文夜,清风明月四窗虚。

《寄题张正国斗斋》陈文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题张正国斗斋》是宋代陈文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蒲团竹几炷熏炉,

坐于张正国的斗斋,

胜过读遍一生未见之书。

品味古代,衡量当今,夜晚相聚,

清风拂面,明月洒入四壁空虚。

中文译文:

我坐在张正国的斗斋里,

有蒲团和竹几,炷熏炉燃着香,

这里比读遍一生未见之书还要美。

我们在夜晚聚会,借古鉴今,

清风吹拂,明月照耀四壁虚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一个文人雅士在斗斋中的情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蒲团、竹几和炷熏炉是斗斋中常见的文人雅士用来净化心灵、寻求灵感的道具。通过与斗斋相比,作者认为在这里坐着胜过读遍一生未见之书,显示了斗斋对于文人的吸引力和独特价值。

诗中提到的\"酌古量今\"和\"会文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起夜晚相聚,共同品味古代文化,衡量当今的现状。这种交流和对比,有助于文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历史的智慧,同时也能够启迪当代的创作和思考。

最后两句\"清风明月四窗虚\",通过描绘清风拂面和明月洒入四壁虚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空灵的氛围。这种氛围使人远离尘嚣,陶冶情操,有助于提升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斗斋中的景象,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艺术和历史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同交流和思考的愉悦心情。同时,通过描绘清风明月的幽静景象,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宁静和美好的心灵享受。